欧洲百合(学名:Liliummartagon)又名头巾百合,为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主要分布在欧洲、蒙古、朝鲜[1],西伯利亚[2]、斯堪的纳维亚(归化)等地也有分布,是常用庭园花卉之一。欧洲百合的花朵有红、深紫、橙、白色,花瓣上分布有很多斑点,有芳香气味,每株生有数朵。
欧洲百合特征
株高30-150厘米,偶有200厘米个体;鳞茎卵形,直径可达8厘米[3],鳞瓣黄色。欧洲百合的特点是具有地下固着根,这就能保证鳞茎处于足够深的土壤中。
茎无分支,直立挺拔,圆柱形,常具有红色斑点,茎下部密集多叶。茎中部是8-14片叶组成的4-8个车轮形排列的叶簇,叶簇越靠近顶端越小,叶的另外一种生长方式是互生。叶披针形,长15厘米,宽5厘米,叶缘光滑无毛。
花芬芳,下垂,一般为鲜红色,也有橙、艳紫、白色的种类,被片上分布有大小不同的深色斑点,斑点的颜色依种类和不同个体而有所差异,有的种类也可能是颜色单一的纯色,并无斑点;圆锥花序,每个花序可包含多达16朵花。在阳光充足的草甸等开阔的生长环境下,一个花序可生长多达20朵花。花两性,花被完全反卷,由6片等长花瓣组成,被片末端接触花被基部;被片为线形或长椭圆形,长30-45毫米,宽6-10毫米。整个花盖(花被)直径3-6厘米,花柱偏离花序轴,长18-20毫米,柱头膨大;雄蕊6枚,长18-24毫米,花药红色,长6-11毫米,延伸到花被外部,花粉为橙红色。花期6-8月。
果实为3裂蒴果,每个蒴果包含多达约100枚种子,果期9月前后。种子通过风媒和动物媒传播;其扁平有翅,通过翅种子可以飞行传播;在潮湿的环境中,其也可以通过水媒来传播。种子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才能按期发芽,因此种子上需要一层较薄的覆土。染色体数为2n=24。
欧洲百合生态
欧洲百合会在傍晚开放,到了夜间就会散发出浓厚甜蜜的芳香气味,能吸引很多具长喙的鳞翅目昆虫前来传粉,如天蛾科(Sphingidae)的小豆长喙天蛾(Macroglossumstellatarum)和红节天蛾属(Sphinx)昆虫均是欧洲百合的主要传粉昆虫。[5]
被片下部的中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蜜腺沟,沟内会聚集边缘细胞分泌的花蜜,被片上被毛,覆盖住蜜腺沟,因此只有具长喙的昆虫才能伸进10-15毫米长的蜜腺沟中吸食花蜜。由于花朵下垂,被片表面为革质,非常油滑,不利于昆虫抓紧,不过对于能够悬空吸食的昆虫却是很容易得到花蜜的。此外,夜蛾科(Noctuidae)的冬夜蛾(Cuculliaumbratica)能用前足并拢扣在花上以支撑扇动的翅膀,这样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有利于传授花粉。斜向一侧的花朵可以由凤蝶总科的蝴蝶来传粉和授粉。分布于加利福尼亚的欧洲百合近缘种由蜂鸟(Trochilidae)来传授花粉。[6]
首先飞到柱头上的外来花粉会进入柱头。当昆虫来吸蜜时,它们头部和身体上的花粉也会传到花上。花的结构使花粉总能接触到柱头,因此就为自花受粉创造了可能,然而对于欧洲百合,植物自交不亲和性阻止了自花受精。
欧洲百合在茂密荫蔽的森林中能生长得很茂盛,叶片会非常碧绿,但植株仅能开寥寥数朵花,甚至不开花。
摄于奥地利多恩比恩海拔1,456米的施陶芬山脚下的欧洲百合(L. m. var. martagon)
欧洲百合天敌
西方狍(Capreoluscapreolus)会啃食欧洲百合的花蕾。欧洲百合的主要害虫是新疆百合负泥虫(Liliocerislilii),它们繁殖力强,幼虫会啃食百合花苞[6]、茎干、叶片和幼芽,会造成其不开花,对植株造成很大伤害。
欧洲百合生境
欧洲百合常与草本落叶植物或针叶林生长在一起,喜半阴凉爽的环境,常生于石灰岩基岩和土壤中。只有在山区中,欧洲百合才会生长在海拔高于山林的草甸和田野中,且常与其他高大的草本植物一起生长,这种环境下的植物很难有节制的生长,但欧洲百合与其他植物能和平共处。根据Oberdorfer划分的植物社会学单元,欧洲百合属于Betulo-Adenostyletea(et.Br.-Bl.Tx.1943)纲(山地高大草本植物)的Carpinionbetuli(Oberd.,1953)群团(橡树-鹅耳枥树林,异名CarpinionbetuliIssler,1931)。
欧洲百合喜肥沃且营养充足的腐叶土黏土,喜温和的弱酸性土壤,或者是疏松且深度足够的壤质土。
根据Ellenberg的研究,欧洲百合的生态学植物指示值为:L-4、T-x、K-5、F-5、R-7、N-5,这表明欧洲百合是一种需光、半阴生植物,弱酸、弱碱、中等氮含量的指示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