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菌核病症状及防治方法


菊花菌核病症状及防治方法

症状与为害:该病引起全株枯萎,丧失商品价值和观赏性。
茎干下部出现褐色水渍状斑块,向四周扩散呈褐色大斑,其上部分迅速枯萎,茎杆及枝叶呈枯草状。湿度高时,病茎内外长出白色菌丝体,呈放射状,其上生出黑色不规则的小菌核。

病原:该病为真菌病害,由核盘菌[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(Lib.) de Bary]引起。
发病特点:病菌在病土中越冬,菌核存活多年;由病、健根相互接触,种子,工具等传播。春季温暖(15℃~20℃)、雨水多、湿度大利于发病。
防治方法:
1、防治方法:栽培技术防病:选择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基质栽培;合理的肥水管理,增施磷钾肥、氮肥适量,浇水见干见湿,浇透水干后再浇;轮作间隔5~6年;深翻地,菌核在10cm左右的土层中不易萌发;彻底清除病残体。
2、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喷淋药液。
治疗性药剂:腐霉利、菌核净、甲基立枯磷;
保护性药剂:百菌清、异菌脲。

相关专题:菊花栽培大全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