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病虫害防治方法

菊花病虫害防治方法

菊花千姿百态,五彩缤纷,香味清新,傲霜怒放。

1.叶班病

菊花最易发生各种叶斑病,如黑斑病、褐班病、轮斑病、斑点病等,都是由真菌侵染所致。其中以褐斑病为害最重。

褐斑病又名斑枯病。发病初期,叶片上出现小的圆形黑点,后逐渐扩展呈近圆形病斑。病斑边缘为黑褐色,中央呈灰黑色,并生有黑色小点,严重时常多数病斑相连,使整叶枯焦(图5-4)。

菊花褐班病

此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,逐渐向上部蔓延。露地菊花,以9~10月发病最重。在雨水多、空气湿度大、多年连栽的条件下,发病严重。

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,避免重茬。清洁园圃,彻底清除落叶,减少病菌来源;发病初期喷洒65%代森锌600倍液。

2.    锈病

初发病时叶表出现淡黄色小斑点,随后膨大呈圆形突起,不久破裂,放出成堆的黄褐色粉末,随风飞散进行传播。菊花生长后期在叶表等处出现深褐或黑色椭圆形肿斑,破裂后生出栗褐色粉末(图5-5)。

菊花锈病

防治方法:及时剪除病叶烧毁,以防蔓延;注意通风透光和合理施肥;生长季节喷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,•发病后喷300倍敌锈钠。

3.    白粉病

主要为害叶及茎。发病初期_部发现白色小斑点,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病斑,病斑上长出一层粉霜,使花、叶变形,严重影响观赏。

防治方法:及时淸除病叶及其他病残体;发病初期喷施50%代森铵800~1000倍液或25%粉锈宁2000〜2500倍液;盆栽数量不多时可试喷大葱10倍液,此液能抑制白粉病菌蓃延。

4.    病毒病

为害菊花的病毒种类较多,目前国外公开报道的就有近30种。我国上海、北京等地有关单位近年来对菊花轻花叶病毒等作了初步鉴定。此病毒表现为轻度花叶斑驳或无明显症状。通过桃蚜、汁液和插条等进行传播。

防治方法: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;及时喷施50%西维因500-700倍液,消灭蚜虫等传毒昆虫。

5.    叶枯线虫病

主要侵染叶片、花芽及花。线虫由叶表皮气孔钻入内部组织,受害叶子变为淡绿色,常带有淡黄色斑点,并逐渐变成黄褐色,叶片干枯变黑,引起早期脱落。受害严重时,花器呈畸形,常在花营期即枯萎。

防治方法•.实行轮作或选用无线虫土壤;发现病株立即拔除,集中处理,然后用1000倍40%乐果乳剂灌注土壤。

6.    蚜虫

为害菊花的蚜虫主要有菊蚜、棉蚜等。

菊蚜无翅雌蚜体长约2〜3毫米,体赭褐色,有光泽。有翅雌蚜体暗赭褐色,有光泽,翅透明。若虫体色较淡,形态似无翅雌蚜。

以若虫在菊株上越冬,翌春多聚集于新梢上为害,严重时致使枝叶发黄变形,花营败坏,花容减色,花期缩短。每年可发生10余代,而以夏秋季为害最大。需及时喷药防治。

7.    红蜘蛛

此虫多潜伏于叶背剌吸养分,严重时使叶片枯黄而死。多发生在髙温干燥季节。最可恶的是红蜘蛛潜藏于花瓣中,群集拉丝结网,使花朵很快凋残,须及早喷药防除。

8.    粉虱

为害菊花的粉虱主要为白粉虱,多群集上部嫩叶背面,刺吸汁液,致使叶片发黄变形,乃至枯黄脱落。尤以黄色系菊花的叶片和花朵受害最重。此虫由夏至秋末不断发生,温室内可周年为害。应设法除杀。

9.    潜叶蛾

又名绘图虫。成虫为体长约2毫米的小白蛾,4~5月间飞到叶片上产卵,幼虫孵出后即潜入叶表皮蛀食,将叶肉吃空,成为一条条弯曲的隧道,严重时1张叶片可有10余条隧道,致使全叶枯黄。

防治方法:发现被害叶片及时摘除销毁;喷洒40%氧化乐果乳剂1000~1500倍液。

10.    菊天牛

又名菊虎。成虫体长6〜11毫米,圆筒形,黑色,前胸背板中央有1红色卵圆形斑,腹部及足为桔红色。幼虫头小,乳白色(图5—6)。
1年发生1代,以成虫潜伏在根部越冬。翌年5月成虫飞出活动,交尾产卵于茎梢内,幼虫孵出后即沿茎干向下蛀食,茎梢因失水而萎蔫枯死。可于清晨捕捉成虫和向蛀孔内注射100倍敌敌畏液毒杀幼虫。

11.其他害虫

螟虫食害嫩心和蛀食嫩蕾;蛴螬咬食根部;炸蜢咬食花蕾;蝽象剌吸芽、叶汁液;尺蠖蚕食嫩芽及叶片;地老虎咬断根颈部,均应及时喷洒50%辛疏磷或40%氧化乐果1500倍液防治。防治地老虎还可用敌百虫毒饵诱杀。

相关专题:菊花栽培大全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