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茉莉一名胭脂花,有趣的是古代妇女利用其红色花的汁液作唇音,利用其种子内的白色粉末作为敷面的化装品。也许这就是称之为“胭脂花”的来历。根据民间经验,入药多用白色者。因其根“大如牛蒡,味微甘,类山药”,所以近来有些人以本品的根在市场上伪充天麻”。那么天麻与紫茉莉有什么区别了,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天麻与紫茉莉的区别
天麻是常用中药,《神农本草经》名赤箭,用其地上茎。至宋《开宝本草》始见天麻之名,用其根茎。按历代《本草》所用天麻,与现时药用天麻相符,但近来有人将紫茉莉根误做天麻入药,引起中毐,应当纠正。
天麻
【别名】明天麻、山地豆、赤箭。
【原植物】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。髙60〜100厘米。根茎长圆形或椭圆形,有横环纹。茎圆柱形,祖壮,黄褐色。叶退化成鳞片状,膜质,有细脉,通常成粑状抱系。总状花序顶生。花多数,黄绿色。稍果直立,长圆形。花期7月;果期7〜8月。
生于阔叶林下腐植质肥厚处。
【产地】抚松、靖宇、长白、浑江、磐石,桦甸等县(市)均产。
【采收】药用根茎。4〜10月采挖,但是通常多于秋季采挖,除去地上茎,洗净,将大小个分别放开水内煮于透心为止,取出放在席上晒,用锥子扎孔,放出气体,晒到纯干就可以了。
【性状】根茎呈现长扁椭圆形,略弯曲。长6〜8厘米,宽2〜5厘米,厚0.9〜2厘米。外表黄白色或黄棕色,上端存残留茎基或红棕色芽苞,俗称“鹦哥嘴”,末端有圆脐形报痕。全体多纵皱纹,并有许多圈横环纹。质坚硬,难折断,断而平坦,半透明角质状,有光泽,黄棕色或淡红椋色,中间时有裂隙或空心。微具异臭,味甘微辛。
【成分】根茎含香荚兰醇、粘液质、维生素A样物质、甙类及微量生物碱。
【效用】熄风解痉,平肝定惊。治头痛眩晕、半身不遂、四肢麻木等症。用量:1〜3钱。
紫茉莉
【别名】胭脂花、胭粉豆、草茉莉。
【原植物】紫茉莉科一年生草木。高80〜100厘米。根祖壮,纺锤形。茎直立,钝四棱状,多分枝,节部膨大。叶对生,具有长柄,叶片卵形或心脏形而尖。花1〜数朵顶生,花冠喇叭状,有红、黄、内色或红、黄相杂,早晨,傍晚开放,中午收。瘦果球形,黑色,表面具棱纹。花期7月;果期8〜9月。
【产地】我省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采收】根或全草在省外一些地区做民间药使用。秋季挖根或同时收获地上部分,洗净,切制,晒干。
【性状】根呈长纺锤形或长柱形,很少分杈。一般长8〜15厘米,直径1〜3厘米。除去栓皮的,外皮白色,有的为青灰色或淙灰色。偶有残存的棕黑或棕紫色栓皮,粗糙。根头多有钝四棱状残茎,其基部存两个对生芽痕,尾端狭细,略扭曲。全体有微细纵皱纹,多有结晶性粉尘附笤,并可见深陷的侧根痕。质硬,难折断,断面黄白色,有的青白色或棕橙色,半透明角质状,可见数圈同心环纹,环纹中密布浅色筋脉点。无臭,味甘,嚼之有麻喉感。
【成分】根含葫芦巴碱、半乳糖及大量淀粉。
【效用】袪风,活血,利尿,解毐。治损伤骨折、痈肿、崩带、白浊等症。用量:3〜5钱。
附注1•紫茉莉根或全草为江苏、江西、云南、河南及内蒙等地民间药,用治上述诸症。因其根部加工后略似天麻,外地有误称“洋天麻”或“土天麻”者,因此应注意不要混淆。
2.已发现的天麻伪品除紫茉莉根外,还有菊科大丽花的根、茄科马铃薯的块茎、黎科甜菜的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