芡实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,那么你知道芡实有哪些品种吗?其实一般来说芡实有“无剌种”和“有刺种”两种类型,如果想了解关于芡实品种的内容可以看看下面的介绍。
芡实厲双子叶植物睡莲科。根为须状根,长达3〜4尺,深入土中。茎为短缩茎,组织疏松,呈海绵状。叶从短缩雀上陆续环茎抽生,初生的都为水中叶,呈线状,以后成箭形叶,逐步过渡到圆形叶。初生的圆形叶,叶面绿色有红色铋边,叶背红色,叶柄细弱如线,在水中自然弯曲,全叶无刺,光滑,成长的圆形叶,最大直径可达5〜8尺,叶面绿色无刺,具光泽,有时有瘤状突起,叶竹而呈紫红色,网状脉突起似蜂见,着生尖硬刺。叶脉内有通气孔,通过叶柄与地下根茎进行气体交换。植株先后长十多片大叶,一片比一片大,当果实开始成熟时,不再抽生叶片,老叶陆续祜黄,全株保持4〜5片绿叶。叶柄光滑圆形,青色,粗达3〜4厘米,内冇纵列气孔,组织较疏松,不能直立,使叶片全部平摊水面。
芡实有“无剌种”和“有刺种”两类,无剌种为栽培种,有刺种为野生或半野生种。栽培种叶面、叶柄、果梗和果实外部都无剌,芡米圆而整齐,不光附,懦性,品质极优,产〗|1高,但抗逆性较弱,适合在流速小的浅水塘中生长,不耐肥,主要产区在苏州市葑门外。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又称北芡或刺芡,叶竹、叶柄、果梗、果实上都密生尖硬刺,采收比较困难。芡米圆而不整齐,光滑,粳性,品质差,产量—般,但适应性广,能耐深水达7〜8尺。主要分布在洪泽湖、宝应湖及沿江水网地区。
苏州南芡,长期人工栽培,按其成熟早迟可以分早种芡实及晚种芡实两个品种。
1.早种芡实熟性早,寒露采收完毕。花紫色,故又名“红花芡”。成长大叶直径5〜6尺,每棵结果18〜20个。果实圆球形,单果重1斤左右,果内平均有种子160粒上下,多的达200粒,种子直径1〜1.3厘米,亩产干芡米40斤左右。芡米圆形,糯性,淡黄白色。
2.晚种芡实熟性较早种芡实晚7〜10天,外形与早种芡实相似,唯花白色,故又名“白花芡”。叶面大,直径可达6〜8尺,果实较大,长圆形,单采重1〜2斤,产量较商,每亩可收干芡米50斤左右。
南芡的栽培方法
芡实既可生长于浅水湖沼,也可在沤田中与其他水生作物轮作,但由于其收获季节在10月间,冬季安排后茬较困难,故土地利用率低。一般前作为茭白,后作为灯(席〉草,如:芡实—灯(席)草-秋茭—夏茭(两年四熟制)。